公府豪富,他家在天祈寺边儿的宅子,那是三套五进大宅连起来的,当年每套价值数十万两。”
荣绵问,“阿洋哥你怎么知道?”
“我还在老家的时候,听到嘉平关贩货的商贾说的。当年徐国公令人到东海采明珠,西北购毛皮,南洋买珊瑚,就是为了装修园子。恰逢陛下万寿,渤海国王将自己王冠上的红宝石取下来,献给陛下。陛下令人做了一盆红宝石盆景,赐给先徐国公装点新宅子。”姜洋给荣绵添好茶,说着自己知道的典故,“我听说那会儿都称徐公府的新宅子为万宝园。就是说,陛下所赐盆景珍贵,称为万宝之宝都不足为奇。”
另一位伴读罗殷亦道,“我听家里父祖说,那颗红宝足有小孩儿拳头大小,暗夜生辉,极是不凡。”
另另位伴读姚杨也说,“最初帝都府不晓得这宝物,夜间见半边天都被映红了,还以为是失火了。上门去问才知道是那宝物之光。”
大家都不想大殿下在这当口去问候徐家,朝廷刚发旨意除爵,您这会儿去嘘寒问暖,叫宫里怎么想呢。
徐公府,不,徐家还能少了宅子安置。
荣绵呷口茶,想了想,好像是有宝石盆景的事。不过那时他还小,大约是听母妃说过。
既然外家家资不匪,自然也就不必操心了。
嘉平大长公主的回信很快,既是陛下与太后娘娘做媒,姜家对这桩亲事也是极乐意的。郑国公病重,荣晟帝看过嘉平大长公主与驸马的奏章后,同母亲商量后,就下了赐婚旨意。
至于当事人姜洋、郑锦,长辈们象征问一句,“你觉着阿洋(阿锦)如何?”
虽不说自小一处长大,也在宫里一起住了三年,都没有明显不足,也不是难相处的孩子。贵胄之家子女联姻多是如此,没有明显不和,双方门当户对,便联姻了。
姜洋先是被大家伙儿恭喜一番,荣晟帝格外鼓励几句,“以后就是大人了,好好努力,为朝廷效力。”
姜洋道,“侄儿时刻准备为皇叔上阵杀敌。”
“好!好!”荣晟帝拍拍姜洋脊背,心中也颇是欢喜。
荣烺看姜洋好几下,说,“我都没想到,阿洋哥跟阿锦姐做了一家。阿洋哥,你这得开始准备聘礼了吧?你懂不懂这个,要备哪些东西,我来帮忙。”
姜洋也是刚赐婚的少年,颇有几分羞涩,连连摆手,“公主妹妹你得念书,不劳你不劳你。”
荣烺爱凑热闹的不成,连连道,“劳我劳我,我得帮忙!”
郑太后笑与荣晟帝、郑皇后道,“阿洋阿锦都是自家孩子,大长公主那里自然有准备,咱们这里也给俩孩子备一份儿。”
荣晟帝笑着一拊掌,“这样才好。”
荣绵说,“到时阿洋你同阿绵妹妹成亲,我给你做迎亲使。”
姜洋笑,“不敢劳动殿下,介时您能来吃杯水酒,我就欢喜极了。”
“便是你不请我,我都要去的。”荣绵替姜洋欢喜,这桩亲事很不错。阿绵妹妹是自小认识的人,并不难相处。
荣烺问姜颖,“阿颖姐,等阿洋哥成亲,你得在阿洋哥这边儿帮着待客吧。”
“当然了。”
荣烺问荣玥,“阿玥姐,到时你在阿洋哥这边儿,还是去阿锦姐那边?”
荣玥说,“我当然是去阿锦那边了。我跟我娘参加过好几次大婚礼,大婚时,新娘子在娘家等着新郎倌儿来接,那时身边要有许多姐妹亲眷陪伴。”
荣烺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,“那到时我先去陪一陪阿锦姐。然后再到阿洋哥家吃喜酒,还能再陪一陪阿锦姐。”
荣烺同姜颖、荣玥、颜姑娘道,“到时咱们都这么着,两头都跑一跑,多好啊。”
姜颖年长,这些世俗热闹知道的比荣烺多,她一向爽快,忍不住吐槽荣烺这乱七八糟的主意,“没听说我哥成亲,我做小姑子先提前跑嫂子家陪嫂子的。要不知道的,还不得以为我家是怕嫂子跑了,提前派我去看着。”
哄堂大笑。
大家笑一回。
第二天郑世子郑世子夫人夫妻带着女儿进宫谢恩,因家中长辈病重,也没多留,说些话便告辞了。
郑锦以往都是住宫里与大家朝夕相处,如今进宫也不能多待片刻,可知郑国公病情尚无好转。
姜洋也带着药材礼物看望了一回郑国公,这以后就是太岳丈。
郑国公看姜洋懂礼数,虽家中长辈不在帝都,也知亲疏,更说明姜洋对这桩亲事是愿意的,心下颇欣慰。
一天中午放学,荣烺照例辞了师傅,带着颜姑娘等人回万寿宫。刚进正殿就见一人坐在祖母郑太后下首,那人生侧着身子,肩背宽阔,矫健精悍中尚有三分贵气优雅。
宫人一声通传,“公主回来了。”
那人自椅中起身,看向荣烺一行,荣烺眼睛瞪圆:好高的个子!
咦,面相有些眼熟!
荣烺先给祖母见礼,过去祖母宝榻上一起坐了,就近更觉这男子身量